上个世纪初,一小群德国工程师发明了一种新的建筑形式,装配式建筑。形式介于永久与临时之间,模块的设计,轻质的材料让它一出世就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。在它的出生地,德国,经过百年的孕育,被东莞联凯建设带到了
中国物流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。经过多年的摸索与探寻,我们惊奇的发现,它焕发出新的生机,改造着人们对物流的认知。
在三纵五横的国家大战略政策要求下,各类物流企业、资本都努力的在节点城市构建出一张又一张网络,仓储网络、干线运力网络、配送网络、信息网络、金融网络;俨然一副老渔夫的样子,要用一张张编织密密的网络,网尽天下物流之
势。然而人心如叶,世间之事,一念而已,总有不尽然之处。在仓储设施网络里,结构与地区分布上还存在着供需矛盾;出现了空置率高与租金高同时存在,快速建仓与仓储效益降低、关门转换同时存在的现象;追本溯源,这是固定仓储
投资之殇,难以短期改变。然而,装配式仓库出现在物流行业那一刻,就悄然在固定仓储网络之下,构建出另外一张动态的柔性仓储网络,弥补了固定仓储的缺陷,最大限度的应对市场调整与物流需求所带来的不确定性,消弭最后一公
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。正如产业经济研究部的魏继刚博士说谈,装配式仓库能够实现仓储设施布局的动静结合,发挥出更大的效果。
东莞联凯,为物流行业提供建仓服务的十年里,我们欣慰的看着这朵在物流业自然生长的建筑之花,装配式仓库,正用自身的柔性为物流时代构建出一种平衡与和谐的系统之美。真正映射那句,建筑的心意承接自然,关照生活回到最初的认定里。